5月6日,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落馬洲方艙設施全面竣工交付儀式舉行,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特區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建集團有關負責人出席。
經過51個日夜奮戰,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和落馬洲方艙設施所在地——落馬洲河套地區從原來的一片荒地變成現在這番景象,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
項目完工前后對比(圖源:新華社)
新年伊始,香港抗疫形勢異常嚴峻,應特區政府請求,經中央批準,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援建應急醫院和方艙設施,項目分兩期建設,每期各完成500張床位的負壓病房等。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設這種規模的特殊醫院,此前并沒有先例。項目建設不僅工期緊、任務重,同時還困難重重。醫院建在一個魚塘之上,如同在“豆腐地”上建房子,需要處理軟地基問題。此外,所有人員、物資、設備均通過唯一的一座橋進出,亦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2萬余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逆行出征,面對惡劣的施工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全體的建設者毫不退縮,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在這片荒灘上搶建“生命之舟”,高峰期達1.4萬余人同步施工。3月29日,項目一期電路全面接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時間緊迫,在選擇電力管時,考慮到項目進度與建設質量的要求,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直接從入庫品牌名單中選擇,最終選定了鑫寶通BWFRP管道。
接到消息后,鑫寶通便安排從離項目地最近的惠州生產基地發貨,但當時正值深圳疫情封控期,物流成為管道運輸首先要解決的難題。深圳疫情防控規定,送貨司機必須同時符合核酸檢測24小時呈陰性、4天4檢、行程碼不帶深圳以外的中高風險地區這三個條件。找到這樣的送貨司機并不容易。“雖然隔離在家,但是電話、消息也沒停過。”鑫寶通物流經理李大勇說,公司在嚴守疫情防控規定的同時,竭盡所能、多方協調,經過多番聯系,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司機,完成了加急發貨。萬事開頭難。
之后的發貨在深圳疫情情況好轉以及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變得順利起來。令項目施工方驚喜的是:鑫寶通BWFRP管道不僅發貨快,而且在實際施工中為項目節省了大量時間。一方面,鑫寶通BWFRP管道安裝方便快捷,工人可以直接徒手安裝直通連接管道;另一方面,鑫寶通BWFRP管道比常見的塑料管道的環剛度更高,在當時交叉作業、異常繁雜的施工環境下,鑫寶通BWFRP管道也能做到幾乎零損耗,同時不用包封,可采用原土回填的施工方式,使得技術間歇時間大幅縮短,很好地縮短了施工周期,為項目建設贏得更多時間。